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不管怎么说,有这么相信中医药,并且喝了之后疗效确实不错的病人,是值得欣慰的事情,虽然话确实有点多了,老唐仔细询问了他症状改善程度跟现如今的情况,然后开了方子:
蜜麻黄8g,桂枝10g,白芍10g,甘草6g,细辛3g,法半夏20g,干姜14g,醋五味子4g,白术30g,茯苓30g,蜜款冬花10g,蜜紫菀10g,桔梗10g,麸炒枳壳10g,陈皮14g,乌药10g,姜厚朴14g,紫苏叶16g,黄芩10g,麸炒苍术30g,浙贝母20g,北柴胡10g,砂仁10g(后下),麸炒薏苡仁30g。
10付,水煎服,1日1剂分服。
这还是老唐调的方,其实还是原方,变动不大,本来就是效不更方,老唐也就是稍微调整了一下个别药物的用量,还有加了柴胡、砂仁、薏苡仁。
受李介宾影响,最近他看了一些汉方医学,日本的柴扑汤,也就是小柴胡合半夏厚朴汤,对于喘咳效果很好,他一看自己的方子,所以就又加了点柴胡,这不就看着很像了嘛。
砂仁是理气药,李介宾用地黄的时候往往会搭配砂仁,这里虽然没用,但是老唐鬼使神差的也加上了。
薏苡仁是味用途很广的药物,可以利水渗湿、健脾止泻、除痹、排脓、解毒散结,老唐也给加上了。
然后让这个退休老干部继续喝喝。
李介宾不是不能把这个方子精简下来,但是他没有这样做。
观棋不语,真君子。
有时候干涉别人的成长,未必是一件好事儿,这种事情,尤其应该让中国的家长们理解。
随着老唐的技艺精进,他会走出自己的道路,鸡蛋从里面打破是生命,从外面打破是荷包蛋。
不过门诊结束后,他还是聊了一下关于小青龙汤的方解。
小青龙汤,《伤寒明理论》与《医方集解》区分君臣佐使,麻黄为君,桂枝、甘草为臣,芍药、五味子为佐,干姜、细辛、半夏为使。
而许宏则认为,麻黄为君,桂枝为臣,芍药、干姜、细辛、半夏为佐,五味子、甘草为使。
老唐并不知晓许宏到底是何方神圣,但王天赐一见此番情形,便明白李介宾又要开启他那关于中医活化石的长篇大论了。
许宏(公元1341-1421年),字宗道。
其籍贯乃建安,即如今的建瓯之地。
宗道自幼修习儒家学说,而后转学中医,对于各种疑难杂症及奇异疾病,一经他手医治,往往都能收到显着疗效。
许氏对于张仲景的伤寒学研究颇为深入,撰写了《金镜内台方议》这部着作共计十二卷。
在此书中,他将《伤寒论》中的113个方剂归为汤、散、丸三大类,并从方剂的配伍以及辩证选方等方面,深入探讨了《伤寒论》中方剂的特点,从而揭示出仲景辨证论治的规律。
他年幼时致力于儒学,后来却隐居行医。
他勤奋刻苦地钻研中医典籍,不仅学术造诣深厚,而且临床经验丰富。
每一次治病救人,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,因此声名远扬,成为明朝时期福建省赫赫有名的医学大家。
只可惜,尽管此人医术超凡脱俗,在中国历代名医的行列中,却难以列入T2级别的行列。
老唐若有所思,君臣佐使是出自《黄帝内经》的理论,被后世医家发扬,用来学习理解方剂确实方便,但是并不代表就是绝对真理,各位医家多有发挥。
我是一名半边身体正常,半边身体长满了鳞片纹路的阴阳人,从小被人嘲讽耻笑。我以为我将要孤独终老的时候,我才知道,早在我三岁的时候,就被家人卖给了一只鬼...
我从小是个孤儿,任人欺辱,不敢反抗。直到那一天,我哥哥突然回来了,他成为了神秘兵王,富甲天下,权倾全球,从此我想低调都不行了...
历经千辛万苦,吴蒙终于被一个修仙小宗门收为门人,但悲催的是,一大早去报到之时,却发现宗门一夜之间被一个神秘人灭门,唯一的幸存者,在交待吴蒙继任宗主之位后,便一命呜呼。自此,一个悲催又略搞笑的故事,正式拉开帷幕...
他是只鬼,她是个人。一次被亲爹算计,她成了他的冥婚新娘。新婚之夜,他顶着一张惨白恐怖的脸说从今天开始,你就是我的女人了。她痛哭挠门你是鬼,我是人,我们不合适!无妨,我不嫌弃你。我嫌弃你!她哭你到底看上我什么?他认真的道因为你是个人。果然人和鬼是有代沟的!...
旅游是职业,抢劫是副业,吃喝嫖赌是专业。看她李晨语如何走遍千山万水,看尽世间红尘。...
合租学姐,貌美如仙。我意外得知她魂魄离体,人之将死。我不想她死,于是,我去寻找传说中能保住人魂魄的灵器魂觥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