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郭学究点头道:“正是,为师疏忽了。
本朝两百年来制科入三等者,唯吴相公一人也!
制科入三等更难于得状元,本朝状元迄今几十人,但制科三等仅吴相公一人,你说是不是制科更难于常科。”
下面郭学究所言的常科就是众所周知的科举方式。
而常科就是固定几年一贡举,说是常科其实也不常,比如有两年一贡举,也有四年一贡举,甚至有五年不贡举的。
但近年来已定为两年一贡举。
郭学究又道:“常科也分两科,进士科与诸科。
所谓诸科也就是唐时的明经科,但进士科却一直称谓不变。”
“进士科论诗赋策论及帖经墨义。
但诸科不用诗赋策论,只帖经墨义就好,我就先与你说说诸科吧!”
所谓贴经就是考书上原文,比如‘三人行,必有我师’,给你盖住上句,让你写下句,或盖住上句写下句如此。
但诸科里不会如此简单,一般是盖住好几个字如此。
墨义就是把‘三人行,必有我师’的意思解释出来。
诸科只考帖经与墨义,说白了就是考你背书的功夫!
宋朝诸科有九经﹑五经﹑开元礼﹑三史﹑三礼﹑三传﹑学究﹑明法等等。
章越心想以郭学究言语里的意思,暗示自己考诸科是再明显不过。
而进士科的诗赋策论是要看才学的,且没有统一的标准。
以寒家子弟而论,没有人传扬你的文章,将你引荐给公卿,往进士科走希望太过渺茫。
唯独死记硬背的诸科有较大的希望。
郭学究问道:“三礼可乎?”
三礼科就是《礼记》,《周礼》,《仪规》。
章越摇了摇头道:“太少。”
郭学究满是欣慰,他方才其实在‘问志’。
章越没有为了偷懒去选学究科,也没有不‘尊经’选三史,开元礼,明法等科,这说明此子可以造就。
郭学究又问道:“三传可乎?”
三传是《春秋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。
三礼加在一起大约二十万字,但三传仅左传一本就二十万字。
“还是太少!”
章越毫不犹豫。
郭学究更是高兴:“五经可乎?”
五经之前他所提毛诗,尚书,礼记,左传,周易五经,孔颍达曾作《五经正义》阐述这五经,然后被确立为官方科举用书,但凡读书人不按照五经正义解释这五经文章,皆被视作歪理邪说。
尽管弊病许多,但五经正义革除儒学多门、章句繁杂之弊,有了个共同标准。
章越明白进士科太过飘渺,没有标准答案,上下是考官说得算。
他身为寒家子弟底子薄,要想碰一碰运气实在太难,将来成功的机会也小。
但常科倒是可以,这里一份努力一份收获,答对答错一目了然。
医女襄玉是被打醒的,离去的却是农女香玉,自此她便成了农家的香玉。在这穷家里她是多余的,上有两个兄弟,下有大伯家的姐妹,还有虎视眈眈的小姑养父心狠养母小气,还时常受那老太婆的打。因一秘方被小姑抢去了所谓的好姻缘。她却被嫁给了呆猎户,美名其曰为父报恩。香玉为此呵呵一笑,坐拥残破的药园空间,她钱财相公两不缺。为何?只因那呆猎户确实与众不同,宠起人来软糯相宜,真真是甜死个人!...
春风轻拂面,翅翎浩瀚中,碧天畅遨月,飞下落凡尘。两代帝王,两世情缘,血恨家仇。命运的安排,让她的两世都与帝王之家纠缠不清。而她背负的仇恨,真相大白之时一切都是那么苍白无力!是不折手段杀死仇人,还是让她自生自灭?而一切的恩怨情仇,莫过于一个情字(初次写书,一定是不尽如人意的,但我相信,你们会看到我在逐渐成长!多谢大家支持。)...
想要休书?行!侍寝七夜,令本王满意就成全你。他轻飘飘地扔下一句重量级的话。她小脸纠结,扭着小手帕一咬牙,点头了。于是,锁门,落窗。七日七夜完事后,她爬不起来却伸出小手问要休书,不料,本王不满意,下一个七夜再谈轻松宠文...
为何古语说天圆地方而非天盖地方?为何传说中的人都是人面蛇身龙首蛇身?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,遭来多少怨恨?我不服,为何说起星座运势就是流行文化,谈起属相命格就是封建迷信!又为何,世人只知因为错误而出现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,而无视真正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。口口相传之后,神话的真相是什么?(本书分类虽为灵异,但仙侠色彩浓厚。)...
她,军功赫赫的铁血特工,一朝穿越,竟成了声名狼藉的将门毒女。他,威震西北的冷面少将,深受百姓爱戴的琪王,却被迫娶了她这个‘耻辱’。若不甘心,休了我便是。她好心奉劝,他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宣布我既娶了你,此生便只有你一个王妃。城中毒案频发,太子相逼,百姓唾骂,唯独他,屡屡以命相护,谁敢伤她一分一毫,我让他拿命来偿!得知他中毒,她出生入死,遍寻奇药,到头来却是以命换命的下场!城墙之下,她心灰意冷,叶飘零,繁花落,敢问,君心可曾如故?秋风乍起,他目送她远去,凛然的身躯蓦然倒下...
世间一切贪嗔痴,是非成败转成空酒是好酒,入喉如刃,萧无恨喜欢这个味道...